张国琴和于幼军是**红颜知己**的关系
他们是深圳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曾经在一起工作,两人关系亲密,感情单纯,没有多少的利益交换
于幼军现在任三峡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
1971.09——1975.11,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九中学初中语文教师;
1975.11——1978.00,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干部;
1978.00——1981.04,中共广东省广州市委宣传部干部;
1981.04——1985.03,广东省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室副主任;
1985.03——1986.08,广东省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党组成员(1980.09—1985.07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函授学习);
1986.08——1986.11,广东省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6.11——1990.03,中共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委书记(第五届广州市委候补委员;1987.04兼东山区武装部党委书记);
1990.03——1992.11,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1991.12当选六届广州市委委员);
1992.11——1993.03,广东省广州市委常委兼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至1993.05);
1993.03——1994.08,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
1994.08——2000.04,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93.03—1995.08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学习;1996.09—1999.06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95.09—1995.12在中央党校进修一班学习);
2000.04——2000.06,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兼深圳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
2000.06——2003.05,广东省委常委兼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3.05——2003.06,湖南省委副书记;
2003.06——2005.06,湖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2005.06——2005.07,山西省委副书记;
2005.07——2006.01,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2006.01——2007.08,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
2007.08——2008.09,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2011.02——2015.01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中共十五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
于幼军担任深圳市市长期间利用职权影响力,在市政府招标工程中令其亲友所属香港公司中标而获取巨额利润,严重违反了党纪、政纪。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鄂竟平表示,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于幼军已到退休年龄卸任,新副主任将在20天内到任。
于幼军,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丰县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9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
曾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渎职问题。
中央委员,是一个党派或团体的中央委员会正式成员的通称。凡是以中央委员会作为全国性领导机构的党派或团体,都有中央委员,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国共青团中央委员等。在中国,中央委员有时特指中共中央委员(全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央委员,指一个党派或团体的中央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凡是以中央委员会作为全国性领导机构的党派或团体,都有中央委员。这些党派或团体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等。
中央委员由各党派或团体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通常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的名额,由各党派或团体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出缺,由中央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
中央委员本身不是具体职务,因此没有明确的行政级别。但是中共中央委员通常都兼任具体的党政职务,一般是省部级及以上的领导人。
泰始中年,晋武帝司马炎涛兴伐吴之役,下诏说: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虽旧有荐举之法,未足以尽殊才。其普告州郡,有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皆以名闻,将简其尤异,擢而用之。苟有其人,勿限所取。兖州遂举荐马隆才堪良将,晋武帝擢马隆为司马督。
马隆之才堪良将,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受命于危难的平定树机能这一最大边患的战役中。他知兵在精不在多,选3500名壮士出击拥兵数万且据险而守以逸待劳的敌军。这3500名精选之士果然以一当十,弓矢所及,应弦而倒,他精通战术,且能具体情况具体处置。道狭窄,他做扁箱车以载兵;地平旷,就联车为营。四面排设鹿角;遇伏兵,他车载木屋避矢石;总是避敌锋芒,攻其不备,又以磁石乱敌队。这样,尽管敌军或乘险以遏,或设伏以截,均难以奏效。而且马隆采取的运动战,在转战千里之中,对敌军进行各个击破,使敌军的数量优势不再存在。
晋武帝太康初年,他以平虏护军、西平太守率军与南虏成奚交战,他命军士皆负农具,装作耕田农民,待敌军懈怠后进兵破之。以后,在他任政期间,胡虏不改再为寇。
晋武帝力排众议,起用马隆,充分显示了他知人善用的一面。这在史籍中已留作典型事例。
以后,在晋武帝执政期间,虽还有些外患,但基本已不成气候,无大威胁。据晋书·武帝纪记载,还有以下几次:
太康元年七月,轲成泥寇西平、浩奁,杀督将以下300余人。
太康二年冬十月,鲜卑人慕容魔寇昌黎。
十一月,鲜卑寇辽西,平州刺史鲜于婴讨破之。
太康三年三月,安北将军严询败鲜卑慕容魔于昌黎,杀伤数万人。
太康七年五月,鲜卑慕容寇辽东。
对边境或内部的其他民族进行武为征服和威慑,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这些民族同时进行安抚,使其归附于晋王朝,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而且,从产生的结果来看,武力征服和威慑只是手段,使其归附,才是目的。
晋书·四夷传写道:武帝受终衰魏,廓境全吴,威略既申,招携斯广,迷乱华之议,矜来远之名,抚旧怀新,岁时无怠。可见晋武帝自登基以来,对四方其他民族,主要是采取怀柔、招抚政策的。再加上政令统一,经济发展,民生安定,原先因战乱流亡其他民族栖息地的中原人纷纷思归,由此也带动了其他民族的内依晋朝。所以在晋武帝时代,形成了一个其他民族内迁或归依的潮流;在武帝执政期间,几乎年年都有大批的四方民族内迁或归依。这时的晋王朝广开容纳之怀,从而使国内人口得到很大发展。
晋武帝称帝之后,匈奴大水塞泥黑难等即举领2万余部落归依,散居在平阳、西河、太原等6郡。
咸宁二年二月,在并州诸军事胡奋大破犯塞胡人的同时,东夷则有8国人举国归依。
七月,在戊己校尉己循大败犯境鲜卑阿罗多等部的同时,东夷有17国内依于晋。
咸宁三年,先后有西北杂虏及鲜卑、匈奴、五溪蛮恋、东夷三国前后十余辈。各帅种人部落内附。
咸宁四年,又有东夷的9国之众内迁中原地区。
咸宁五年三月和十月,匈奴都督拔弈虚、余渠都督独雍等,先后各带领部落归依。
太康二年六月,再有东夷5国内附。
太康三年九月,东夷有29国归依晋王朝,并贡献其地方宝物。
太康四年六月,柯獠2千余部落内附。
太康五年匈奴胡太阿厚率部落29300人来降,晋武帝茌塞内西河划地接纳居住。
太康六年四月,参离4000余部落内归。
太康七年八月,东夷11国内附。是年,还有匈奴胡都大博及萎莎胡等各率部落共10万余人内附,居雍州。
太康八年八月,东夷两国内附。是年亦有匈奴都督大豆得一育鞠等再率种落11500人前来归附。
太康九年九月,东夷七圈诣校尉内附。
太康十年五月,屡犯晋境的鲜卑人慕容魔来降。这一年,还有奚柯种族的男女10万人内附于晋。
慕容魔的曾祖父在魏国初期率领他的各个鲜卑部落人居辽西,曾从司马懿讨伐公孙渊而立功,被拜为率义王,始建其国于棘城之北。慕容的父亲慕容涉归后为鲜卑单于,迁邑于辽东北面。慕容自幼身材伟岸且容貌娴丽,胸有大志,受当时安北将军张华的器重,张华还将服簪帻巾等相赠,与其结殷勤而别。而该时的慕容鲜卑,亦是臣服于晋王朝的。由于宇文鲜卑与慕容魔的父亲有隙,慕容继父位后要平父怨,曾上表晋武帝要讨伐宇文鲜卑,晋武帝没有准许,慕容发怒,遂入寇辽西,杀人很多。晋武帝派军击败慕容。自此慕容再掠昌黎,每年不断,并夺扶余国而占之。晋武帝再调兵遣将击败慕容魔,重立扶余之国。慕容魔到底是个识时务的俊杰,遂与其众谋商说:我自先公以后世代事奉中国,况且华裔所依事理不同,我们本来就与他们强弱有别,我们怎能与晋抗争呢?为什么不与晋媾和以不再祸害我们的百姓呢?于是慕容魔派来使节,请求投降。
晋武帝不仅不念旧恶,反而嘉许慕容魔,拜他为鲜卑都督。
太康十年,晋武帝使慕容率其鲜卑人迁居于徒河的青山。
以恩威并用的政策使四方其他民族大量归附或内迁,是晋武帝时代人口发展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晋武帝也十分重视国家内部咱身,人口的发展。如泰始九年冬十月辛巳,他命人定制,规定民间女子年至17岁而父母不让出嫁的,由政府代选配偶。
晋武帝还发官奴婢屯田,奴婢配为夫妇,每100人成立一屯。官奴婢是罪人,其中许多人是司马氏政敌的子女。他们被允许成家繁衍,可见晋武帝对人口增长的重视。